房價盤整時代來臨 建商推優付方案吸買氣

2024-12-09


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銀行限貸影響下,市場買氣急速降溫;加上銀行選擇性放貸利率高升至3%左右,讓不少屋主產生「賣屋後損失好利率」心態開始惜售。為了刺激買氣,近期傳出建商推出購屋優付方案,包括低首付、低自備、零工程款,甚至有業者祭出「購屋送一年高鐵通勤車票」,促銷手法五花八門。

 

根據統計,今年10月的買賣移轉棟數,六都共19643棟,年減6.6%,年增率創下今年新低。10月的買賣移轉統計,主要反映9月中旬之後的市場交易,因此央行第三季末理監事會議的「金龍海嘯」,第四季逐漸發威,10月買賣移轉年增率,與去年同期相比相對低調,年增率也終止連七紅轉為收黑。不過在這一波打炒房政策下,目前仍然看不出大降價的趨勢。

 

此外,房市好壞取決於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,身為房地產先行指標的預售案價格,2024上半年買方接受價格上漲,並深怕「再不買就買不起」因而追價,如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的「斷金流」政策,讓投資客不再能輕易借到錢,房地產氛圍再次回到買方市場。根據代銷業者統計,上半年案場週來人大約30至40組以上,如今只剩下4成、週來人12至16組,其中來人幾乎抱持著觀望心態,期待建商進一步讓利。

 

買賣雙方持續拉鋸,雖然建商表面上不降價,不過近期持續推出一系列購屋優惠吸買氣,除了最常聽到的「看屋送餐券、購屋送家電」,送裝潢、延長保固期也都是老生常談,近期桃園甚至為了吸引雙北市客群及竹科工程師,打出購屋就送「一年份高鐵通勤票」;台中也有建商打出「付款你說了算」,不僅首付不用10萬就能簽約,工程期更能透過協商來決定要付多少。

 

再者,也有建商將工程期延長至4年以上,採取「慢慢蓋、慢慢付」的策略,來對抗現階段相對嚴苛的銀貸條件。

 

筆者認為,預售屋雖然不像購屋二手屋、中古屋,需要立即進入貸款階段,動輒數年以上的施工期確實可以緩解資金壓力,不過別忘了預售屋賣的都是「未來價」,未來影響房價的因素眾多,包括地段、建設題材、人口支撐等,若日後房價一旦繼續向下調整,那麼你買的未來價也很有可能跌價,建議購屋前應該三思,不要輕易陷入「低總價小坪數」話術,甚至買在蛋白區的相對高價,才能避開套牢風險。

聯絡我們

Listing Title